4月26日,达川区政协副主席张大军带领人资环委及其联系界别部分委员,到万家镇双桥村、五洞村和大树镇龙灵村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行了视察调研。区级相关部门及镇、村负责人参加调研并作了情况介绍。
委员们认为,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,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,区委、区政府高度重视,精心部署,各部门、各乡镇和村社积极响应,扎实工作,前期整治取得了可喜成绩,社会、政府、群众都非常满意。委员们同时也指出了现阶段整治工作中的不足。针对整治中存在的各地之间不平衡、机制不完善、保障不充分等问题,委员们积极展开讨论,纷纷建言献策,要求各部门和乡镇坚持“五化”,想办法,多争取,出实招,继续纵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,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。
一是坚持整治责任主体化。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安排部署,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务必上下同心、共同参与、各方配合,拧成一股绳,劲往一处使,整治工作才能取得进一步的成效。按照“乡镇主责,村社主抓,群众主体”的要求,切忌上热下凉、上干下看,充分发挥好基层尤其是村民的主观能动性,切实增强主人翁意识并形成行动自觉,积极投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。
二是坚持整治时态持续化。按照国务院农村人居环境三年实施方案和五年提升计划要求,整治工作绝不能走过场,绝不能一阵紧一阵松,必须沉下心来,久久为功,善作善成。对已取得的成效,要进一步巩固提高;对整治有欠账和不到位的地方,要制定好计划,分段实施,强力推进,巩固提高。
三是坚持整治内容系统化。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,按照职能职责和分工,做到整治力量系统化;明确整治内容和范围,统筹推动生活垃圾、生产废弃品、人畜粪水、黑臭水体、坑渠沟塘、房前屋后卫生、村容村貌等的治理,不能遗漏;要素保障、制度建设、考核机制要形成完善配套的体系。
四是坚持整治机制长效化。建立设备设施运营和考核体系共建、共管、共评、共享长效机制,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,明确村民责任和义务,实现门前三包,确保村庄常年干净整洁有序。强化宣传和教育,引导村民养成生产生活良好习惯,强化村民环保卫生意识,加快推动乡风文明建设。
五是坚持整治范围全面化。一地一策,积极创新,培训引导,积极推广好的办法和经验。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,先易后难,先急后缓,整治工作要由重点部位向一般部位推进,由先进村向后进村推进,由新农村聚居点向传统村落和分散住户推进,最终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覆盖。